kindle电子书

资源下载,尽在我的书库!

为什么你会觉得这个进步的世界越来越糟?评《当下的启蒙》

 平克的新书《当下的启蒙》里,一个主要的结论就是,从许多层面来看,我们的世界都真的变好了。

平克引用了大量数据,从16个方面,详细地剖析了这个世界的进步趋势。

比如说,从人类生存的基础层面来看,全球人均寿命从19世纪中期的30岁,增长到了现在的70岁;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新生儿及孕妇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儿童的营养状况得到全面提升,孩子们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受虐待的情况也少得多了;劳动阶层收入增多,工作环境普遍得到改善,退休年龄也提前了;以美国和西欧为例,1870年的工人,平均每周要工作60个小时,而现在是平均40个小时;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绿地面积扩大,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数量也增加了。

有意思的是,平克在书里引用了2015年底的一项民意调查,这项调查是在14个国家进行的,大的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小的有丹麦,芬兰等等。调查结果是,大多数人都感觉, “世界正在走下坡路”“越来越糟糕”“大不如前”。

那你看,既然平克已经从数据上证明了世界在变好,但为什么普通人的感觉,却恰好相反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个主要原因,都与人类的心理机制有关:可得性法则、忘恩之罪、人们评判自身和世界的“双重标准”。我们来一个一个说。

首先来看第一点,可得性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这个词汇对你来说,可能有些陌生,这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它指的是,人们在判断一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时,仅仅根据某些很容易被想起来的信息、或者刺激频率比较高的信息,来“抄近路”下结论的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很容易产生偏差。

举个例子,你去海边游泳,本来被鲨鱼吃掉的可能性并不高。但假如最近频繁出现鲨鱼伤人的新闻,对你产生了很大的刺激,让你经常想起这件事,这就会让你觉得,去海边游泳特别不安全。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人类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往往会对坏消息更敏感。这一点,现在被很多媒体有意识地加以利用,通过传播“坏消息”来争夺人们的注意力,提高点击率。在新闻界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无流血,不头条”,所以我们在各种媒体平台上,最常见的往往就是那些耸人听闻的爆炸性新闻。

可想而知,当人们常年被这样的环境所包围,不断受到坏消息的冲击,当然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好像危机四伏、问题不断,这就是“可得性法则”带来的后果。

第二点叫做"忘恩之罪"(sin of ingratitude)。这个词来自但丁的《神曲》,《神曲》中描绘了九层地狱,其中第九层地狱的名字,就叫“忘恩之罪”。

平克在书中说,面对世界的进步,人们不知道感恩,把得到的一切当作理所当然。凡是遇到问题和矛盾,人们就抱怨连天,但只要一切顺利,很少有人会主动去想,在歌舞升平的背后,有多少“无名英雄”做出过贡献。

平克举了天花病毒的例子。天花病毒在整个20世纪,曾夺走了3亿多人的生命,而现在,只要打一针疫苗就好了,这可以说是一项非常伟大的贡献了吧?可是,有几个人知道爱德华·詹纳这个名字?他是谁?他就是在1796年发明了天花疫苗的那个科学家。

你可能会想,平克是不是在指责人类都是“白眼狼”呢?其实也不是。平克解释说,“不懂感恩”也是一种本能,这是由人的心理机制和生理机制共同决定的。

平克提出了一个概念叫 “set point” theory of happiness,我们可以理解为“幸福定点论”。它指的是,人的心理感受有一个平均值,不管你的幸福标准是高还是低,最终都会回归到这个平均值。也就是说,即便你有天大的喜事,高兴完了也就慢慢淡了,不可能一直那么high。

同样的道理,假如一个人得了心梗,被抢救回来了,他当时可能会感到极其庆幸,对生命充满感恩,但等病好利索了,他还是会渐渐回到之前的心理状态,不会一直保持“捡回了一条命”的庆幸。咱们专栏在017报告里,讲过耶鲁教授劳丽·桑托斯的“心理免疫系统”,大意和“幸福定点论”很相似,可见心理学家在这个问题上,早就达成了共识。

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人类还有一个生理机制,就是俗话说的“好了伤疤忘了疼”。时间可以治愈绝大多数的伤痛,不管你曾经历过多大的痛苦,那些负面的感受,在人的大脑和记忆里,都会被选择性地遗忘,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退。时间越久,负面记忆就消退得越多,最终,对于过去的世界,你留下的,大多是那些美好的回忆。

所以,从心理角度来说,人们很难对这个世界的馈赠,一直保持着感激,而是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习以为常。同时,从生理上,大脑又会选择性地遗忘那些痛苦的经历。难怪我们总会感觉,过去比现在要好。

第三点,人们评判自己和世界时,往往使用“双重标准”。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自身的事情比较乐观,而对世界整体趋势相对悲观。

为什么会对世界趋势悲观?罗德曼在《纽约客》的这篇文章里分析说,近代以来,每当我们提到世界发展史,总是以战争作为时间结点,比如“一战前”“二战后”“911事件以来”等等。这就相当于,人类在回首从前时,第一个跳进脑海里的,总是那些苦难、可怕的事件,好像整个历史就是由战争和灾难组成的。

所以,当转过头来面向未来的时候,我们难免会下意识地想,历史总是不断重演的,像这样的天灾人祸,说不定迟早还会再发生。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核武器威胁,更让人忍不住猜想,假如下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不是全人类都要灭绝了呢?

想到这些,人们怎么可能乐观得起来?

还有一点,平克在《时代周刊》那次谈话里也说过,人们经常搞混两件事——到底是自己变得更糟了,还是世界变得更糟了?是个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还是这个世界整体上越来越差了?所有这些认知上的偏误,都会造成人们对当今世界的偏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个世界?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用平克写作本书的初衷来回答,是最合适不过的。

平克在书的前言里讲,他作为大学教授,被问过很多个问题,但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他:why should I live?翻译成中文就是——我为什么要活着?

这个问题让平克非常惊讶,他判断,这个学生看起来没有自杀倾向,也不是在哗众取宠,他应该就是在真诚地提问。可是,一个年轻人,为什么会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又该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呢?

这件事,促使平克开始思考,如何证明这个世界有没有变好?人类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想用客观的数字来回答这一切,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平克通过研究认为,人类之所以能问出“我为什么要活着”这种问题,是因为我们有“理性”这个强大的工具。在这个地球上,人类是唯一对“意识”这个概念有“意识”的生物。从启蒙时代以来,人类不断努力,坚持理性思维、推动科技发展、取得自我认知突破,才有了今天这样的社会进步,才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好。而这一切,值得珍惜。

那么问题又回来了,我们普通人,如何才能像平克一样,能够如此清醒、客观地认识这个世界呢?

作为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平克当然不会给你灌心灵鸡汤,也不会让你写什么感恩日记。他给你的答案,是几句思考与建议,充满了智性的光辉。我由衷地激赏这段话,一个字都不忍心删节,所以我把它放在最后,与你分享它的美好与力量。

就当是我为你读了一首诗吧。

平克是这么说的:

记住你学过的数学:偶然并非世界的必然;

记住你学过的历史:今天的不满,推导不出昨天的美满;

记住你学过的哲学:我们无法从理性的角度来否定理性,或者仅仅依靠上帝的标准来判断真善美;

记住你学过的心理学:我们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不要满足于像大多数人那样浮皮潦草。

平克的英文造诣炉火纯真,他的文字,将英文的语言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我把这段话的原文也放在这里,供你欣赏:

Remember your math: an anecdote is not a trend;

Remember your history: the fact that something is bad today doesn’t mean it was better in the past;

Remember your philosophy: one cannot reason that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reason, or that something is true or good because god said it is;

And remember your psychology: much of what we know isn’t so, especially when our comrades know it too.

 

平克通过大量的数据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真的在变好,然而人们的感受却普遍消极,这是由人类的理机制决定的。当你觉得生活很糟时,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调整自己:从心理层面,你要知道,无论多大的痛苦,你的感受终将回归均值;从生理层面上,你的大脑也会慢慢帮你恢复正常状态;当你觉得学东西实在太累,坚持不下去时,可以想想平克说过的话——你学习的所有东西,都有意义。

最后,如果再有人跟你说“今不如前”,你就可以告诉他一个确切、积极的答案,当然,你还可以建议他去读读平克的新书《当下的启蒙》。

我来说两句

本文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图书分类
我的书库手机端
帮助中心
会员登录 ×
新用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