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电子书

资源下载,尽在我的书库!
首页 > kindle电子书库 > 典藏频道 > 人文社科

当代社会理论(上、下册)(第2版)

  • 作者:[中] 高宣扬
  • 体积:5.17 MB
  • 语言:中文
  • 日期:2018-07-04
  • 推荐:

简介:当代社会理论(上、下册)(第2版)(中国当代学术思想文库·高宣扬作品系列)

电子书详细介绍

 社会理论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基础,它既是西方各国各个时代的社会思想长期发展的理论结晶,又是观察和分析当代社会发展基本问题的重要理论方法。它在20世纪下半叶之后,随着当代社会的急剧变化,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学术争论的一个焦点和研究社会基本问题的思想创造平台,也已经成为把握和研究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关键领域。
《当代社会理论(第2版上下)》共分六篇,全面论述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最主要的社会理论派别及其重要概念,既从整体上论述当代社会理论的基本特点、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基本发展脉络及其探讨的主要论题,又按照社会理论的基本特点和主题性质,分别论述“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在生活世界中建构的社会理论”“系统功能论的重建和新发展”“从结构主义到结构化理论”和“批判的社会理论”等不同类型的社会理论。
作者高宣扬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在欧美各地实地考察,吸收最新的研究资料,密切重视和亲自参与当代理论争论。本书是全球化时代观察和研究当代社会的重要参考书。

编辑推荐

20世纪60年代后所兴起的西方主要社会理论,是西方各国各个时代社会思想长期发展的理论结晶,是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当代西方各门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高宣扬编著的《当代社会理论(第2版上下)》系统总结90年代以来发表的最新原始资料,对具影响力的当代西方社会理论各重要派别,进行详尽的分析、说明和评论。

作者简介

高宣扬,华裔法籍哲学家、社会学家兼艺术评论家,祖籍浙江杭州,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特聘“海外名师”,2010年8月至今为上海交通大学精裕讲席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

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并于1962年本科毕业,1962—1966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后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研究员;1978年赴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攻读哲学博士,1983年获博士学位后,应时任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院长的德里达的聘请,任教与研究于法国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1984—1988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政治哲学研究所兼巴黎第十大学教授;1988—2002年,在继续留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的同时,任台湾东吴大学社会学系教授;2002—2004年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中央民族大学访问教授;2004—201O年7月为同济大学特聘华裔法籍专家,时任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院长兼法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30多年在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持续进行实际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的观察分析及学术调查研究,长期从事哲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目前的研究重点方向为:当代法国哲学、德国哲学史、当代社会理论以及当代艺术评论。著有《毕加索与当代艺术》(人民出版社,2014)、《后现代:思想与艺术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对话》(Le Dialogue,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德国哲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当代政治哲学》(两卷本,人民出版社,2010)、《德国哲学通史》(三卷本,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萨特的密码》(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等35部专著及中外文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第2版前言
初版序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当代社会理论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节 西方当代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变
第二节 人文和文化因素在社会结构中的加强渗透
第三节 西方文化和西方社会生活的全球化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当代西方科学技术结构与功能的转变
第一节 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决定性地位
第二节 “技术至上主义”对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相互渗透
第一节 西方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当代转折
第二节 自然科学的革命同社会科学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当代社会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基本论题
第一节 当代社会理论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社会结构的生产与再生产的动力学问题
第三节 人的精神与心态同社会的关系问题
第四节 语言的社会意义
第五节 日常生活和“生活世界”问题
第六节 社会和行动的象征性问题
第七节 社会的运作与权力的关系问题
第八节 对现代性的批判
第九节 文化再生产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篇 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
第五章 后现代社会理论的象征性和修辞性
第一节 反思性是进行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鲍德里亚关于象征性交换的理论
第三节 丹尼尔·贝尔的文学式社会预测理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后现代社会理论的文化层次
第一节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和道德系谱学
第二节 利奥塔对现代知识体系的批判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后现代社会理论的权力观
第一节 批判论述和批判权力的辩证
第二节 福柯的权力观
第三节 布尔迪厄关于语言的象征性权力的论述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在生活世界中建构的社会理论
第八章 生活世界和语言
第一节 认识论的转折与生活世界的危机
第二节 符号象征性互动的社会文化意义
第三节 日常语言和生活世界
参考文献
第九章 象征互动论的新发展
第一节 象征互动论在美国的发展背景
第二节 米德的象征互动论
第三节 布鲁默和象征互动论的最新发展
第四节 交换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
第五节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及其他角色理论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现象学社会学的新发展
第一节 舒兹现象学社会学的发展
第二节 彼得·博格和卢克曼的新贡献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俗民方法论的新发展
第一节 俗民方法论产生的理论背景及重要意义
第二节 俗民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第四篇 系统功能论的重建和新发展
第十二章 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的再考察
第一节 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的基本论题在当代的有效性
第二节 帕森斯社会系统概念的重建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芒奇的社会行动理论
第一节 芒奇对古典行动理论的改造
第二节 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角度探索社会系统与行动的
复杂关系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鲁曼的社会系统理论
第一节 从一般系统论到社会系统论
第二节 “系统”及其相关概念
第三节 作为意义和沟通系统的社会
第四节 自我参照与合理性问题
参考文献
第五篇 从结构主义到结构化理论
第十五章 结构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 索绪尔语言学的结构主义基础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主要成果及其影响
第三节 罗兰·巴特符号论的结构主义基础
第四节 结构主义在当代法国语言学的发展
第五节 戈德利耶社会人类学中的结构主义
第六节 结构主义在法国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列维一斯特劳斯结构主义的发展
第一节 关于亲属关系的原子结构
第二节 神话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列维一斯特劳斯的符号论与象征论
第四节 列维一斯特劳斯的晚期思想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布尔迪厄的“建构的结构论”
第一节 象征性实践的决定性意义
第二节 “生存心态”的象征性“交响乐演奏”的运作模式
第三节 行动场域中的权力运作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吉登斯关于行动结构化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吉登斯思想发展过程和基本问题
第二节 人的行动的施为性及其结构化
第三节 对现代性的批判
参考文献
第六篇 批判的社会理论
第十九章 当代批判的社会理论发展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批判的社会理论的历史出发点
第二节 基本原则和基本论题的演变
第三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社会批判理论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阿兰·图雷纳的社会运动理论
第一节 社会运动是社会自我生产的真正动力
第二节 权力和国家对社会运动的干预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 社会冲突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科瑟尔的社会冲突理论
第二节 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理论
第三节 科林斯的社会冲突理论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 世界体系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
第二节 弗兰克的依赖理论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三章 沟通行动的社会理论
第一节 沟通行动理论的基本架构
第二节 社会就是一个沟通的网络
第三节 语言是沟通行动的杠杆
第四节 沟通行动理论的基本论题
第五节 生活世界的沟通合理性模式
第六节 对传统社会理论的批判
第七节 沟通合理性的典范转换意义
第八节 以沟通合理性为基础的商谈伦理学
第九节 沟通行动理论的基本任务
参考文献
第二十四章 英国分析的“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
第一节 英国分析的“后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立和发展
第二节 科恩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第三节 米里班的新阶级理论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五章 法国“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研究
第一节 法国“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的历史特征
第二节 在“重建/解构”马克思“生产”概念中发展出来的“生产/行动”概念
第三节 对当代社会权力网络及其运作逻辑的多维度分析
第四节 对人类实践活动的最新研究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我来说两句

本书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图书分类
我的书库手机端
帮助中心
会员登录 ×
新用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