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电子书

资源下载,尽在我的书库!
首页 > kindle电子书库 > 典藏频道 > 文艺、诗歌、散文随笔、传记

“空间”的美术史(巫鸿作品集)

  • 作者:[中] 巫鸿
  • 体积:33.72 MB
  • 语言:中文
  • 日期:2020-04-11
  • 推荐:

简介:巫鸿作品集:“空间”的美术史【美术史家巫鸿多年研究方法的精辟总结,为年轻学子量身定制的美术史“讲习班”】

这些资源你可能感兴趣

电子书详细介绍

编辑推荐

我用这三场讲座做了一件我一般不太做的事,就是直接地讨论美术史研究中的概念和方法。我感到,美术史在中国是个有活力、吸引年轻学子的领域,因此希望将这个系列讲座想象成一个短期课程,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一下自己的学术研究和面对的问题,在总结和发展以往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引导听课者思考问题、寻找新的题目、做新的研究。
——巫鸿

《“空间”的美术史》是巫鸿教授应OCAT研究中心之邀于2016年6月20—22日在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进行的系列讲座的整理出版。
美术史对视觉对象的分析长期以来围绕“图像”和“形式”这两个核心概念展开,而“空间”及与之有关的概念不断出现在作者的美术史写作中,开始形成观察、描述和解释美术作品中的一个框架。
《“空间”的美术史》以“空间”为线索,将作者多年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在方法论的高度上进行整合,并从教育者的角度,首次为国内年轻学子开启“讲习班”模式,为学生总结自己以往研究的意图,讲解自身的治学经验。
讲座部分中英文共同呈现,同时收录与中央美术学院郑岩教授、浙江大学沈语冰教授和广州美术学院李清泉教授的三场精彩对谈,带来对“空间”主题的多角度思考。

作者介绍

巫鸿(Wu Hung)
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玛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成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美术家联合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成为首位获得这两项荣誉的大陆赴美学者。
其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以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的多项研究,古代美术史方面的代表作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1989)、《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1996)、《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2010)、《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2012)等。

译者:钱文逸,艺术史研究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世纪晚期至早期现代的欧洲视觉文化及艺术史学史,在伦敦大学学院艺术史系获得本科及硕士学位。于2016至2017年任OCAT研究中心公共项目部副主任。

内容简介

以“空间”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在美术史学科的发展中有何根据和逻辑?
“空间”的概念是否有包容和超越“图像”及“形式”的潜能?
这种潜能是否表现为对于客体、主体和原境等常规概念的打破和连接?

对这些问题的追寻能否导致一套研究和解释方法,
一方面超越图像、建筑和文化的习惯性分野,
一方面将客体、原境和主体纳入一个整合的分析过程?
虽然“空间”不是形象和物件,
但它在美术和建筑中总是具体的,非抽象的。

这三个讲座将通过对我以前做过的中国美术史的个案进行总结和再思考,
对“空间分析”的语汇和方法进行初步提炼,
探讨建立美术史研究中的一个方法论的可能性。
——巫鸿

我来说两句

本书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图书分类
我的书库手机端
帮助中心
会员登录 ×
新用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