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电子书

资源下载,尽在我的书库!
首页 > kindle电子书库 > 人文社科 > 历史文化、古籍国学、出版

合理性之寻求——荀子思想研究论集 (复旦中国哲学书系)

  • 作者:[中] 东方朔
  • 体积:584.87 KB
  • 语言:中文
  • 日期:2019-02-26
  • 推荐:

简介:合理性之寻求——荀子思想研究论集 (复旦中国哲学书系)

电子书详细介绍

TAG():荀子 中国哲学

☆还原一个真实的、合乎理性的荀子。

编辑推荐

所谓“合理性”,就是指人在面对社会、人生与历史的重大问题时,皆出之以理性的思想与行动。《合理性之寻求》以“合理性”为荀子思想诠释之主轴,对其思想进行了再梳理。在孔孟成为国学热的今天,同为先秦儒者的荀子,其面目却不甚清晰。作者东方朔试图以其融贯性的阐释,揭开荀子在天人关系、名实辨说、古今礼法等论争背后的思想意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合理性”的荀子。

内容简介

《合理性之寻求》是有关荀子思想研究的论稿,由导言和十二篇论文所组成,论题大体围绕着天人关系、名实辨说、古今礼法和当代新儒家的荀子诠释等四个方面展开。《合理性之寻求》采用议题式的方式,思考和探索荀子思想所可能具有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尽可能地依融贯性的论述,参照富有启发性的理论系统,在引介当代荀学研究的学术论述和视野的前提下,揭发荀子思想中诸多观念所可能涵具的“意义剩余”,并借此引发学者对荀子思想的进一步思考。

作者简介

东方朔(本名林宏星),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曾任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访问学者,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著有《刘蕺山哲学研究》、《刘宗周评传》、《从横渠、明道到阳明——儒家生态伦理的一个侧面》、《<荀子>精读》;编有《荀子》、《杜维明学术专题访谈录:宗周哲学之精神与儒家文化之未来》、《儒家哲学研究:问题方法及未来开展——刘述先教授论文选》等。

目录

序1

导言1

第一章 “人生不能无群”——荀子论人的概念的特性18
一、 引言18
二、 早期儒家思想中有关人的概念21
三、 “人是一种礼仪性的存在物”26
四、 心知与人的意志结构37
五、 余论47
六、 结语51

第二章 解除神秘主义——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观念61
一、 引言61
二、 统一的世界图像的破裂67
三、 “天而天之”及其蕴含的解放意识76
四、 “人而人之”与人的尊严93
五、 结语109

第三章 性恶:一种必要的理论构想——荀子的“性恶”论119
一、 引言119
二、 “性”概念之内涵及其检讨125
三、 “性恶”之了义130
四、 “善”何以可能?137
五、 结语145

第四章 “心之所可”与人的概念154
一、 引言154
二、 心的构成及其认知特性154
三、 “心之所可”与道德主体162
四、 “心之所可”与人的概念169
五、 简短的结语177

第五章 “辩示”与“重温”——荀子体知观念的一种了解182
一、 “体知”概念之提出182
二、 辩示与人的存在性规定184
三、 辩示与共通感之触发186
四、 “积”与人的历史忆存188
五、 结语192

第六章 “知默”与“知言”——荀子思想中“默”的体知
面向196
一、 引言196
二、 体知与荀子之“默教”197
三、 “默而当”:何以可能?201
四、 形动与审美判断中的“意义的丰满”206
五、 简短的结语211

第七章 期命辨说与合理性之寻求217
一、 引言217
二、 为何辩?220
三、 如何辩?确定性之获得228
四、 如何辩?合理性之寻求233
五、 简短的结语246

第八章 秩序与客观化——荀子之“礼”论250
一、 引言250
二、 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255
三、 礼之起源:建构的真实260
四、 明礼定分:客观架构之极成263
五、 “主观意志的法”及其限制272
六、 礼、法中的儒法关系276
七、 礼修的“道德精神现象学”283
八、 “统类”:礼之客观化的可能根据287
九、 简短的结语292

第九章 “先王之道”与“法后王”——荀子思想中的历史意识299
一、 引言299
二、 时间、历史意识与意义预期300
三、 “先王”与“后王”303
四、 “天地始者,今日是也”308
五、 “百王之法不同”312
六、 “例证”与“演化”的历史意识315
七、 简短的结语320

第十章 荀子的“所止”概念——兼论儒家“价值优先”立场之证成325
一、 引言325
二、 孔孟荀所言“止”之诸义326
三、 荀子与庄子之异330
四、 “所止”与儒家的价值优先立场334
五、 简短的结语341

第十一章 性之规定及其延伸的问题——徐复观先生对荀子性论思想之诠释344
一、 引言344
二、 背景、方法及其与傅斯年教授之争345
三、 荀子言性之两种规定及其涵义352
四、 荀子是否有“性善”论的观念?362
五、 荀子是否有一致的人性理论?367
六、 简短的结语376

第十二章 客观化及其限制——牟宗三先生《荀学大略》解义384
一、 引言384
二、 客观悲情下对荀子的解悟384
三、 心与性的了解386
四、 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389
五、 文化大统中的道德形式与国家形式394
六、 余论397

参考文献401
人名索引422
概念索引428
后记433
再版后记435

我来说两句

本书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图书分类
我的书库手机端
帮助中心
会员登录 ×
新用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