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电子书

资源下载,尽在我的书库!
首页 > kindle电子书库 > 人文社科 > 历史文化、古籍国学、出版

忠实的刽子手 :动荡十六世纪的生死荣辱

  • 作者:[美] 乔尔·哈林顿
  • 体积:5.20 MB
  • 语言:中文
  • 日期:2018-10-16
  • 推荐:

简介:作者以一本被长期埋没在角落的侩子手的日记为蓝本,带领读者回到文艺复兴时期,深入纽伦堡最知名的侩子手法兰兹•施密特(Franz Schmidt)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哈灵顿在本书中重现了法兰兹跌宕起伏的一生,让读者见识到冷酷无情的盗贼、油嘴滑舌的骗子、命运悲惨的未婚妈妈(因弒婴而获罪),以及贵族议员、信仰虔诚的牧师、和贪婪的狱卒。哈灵顿抽丝剥茧,解开法兰兹背后的难言之隐,呈现他力图洗刷加诸自己身上的世袭耻辱,以及为了卑微的社会地位和子孙的前途,努力赎罪的过程。

电子书详细介绍

 《忠实的刽子手:动荡十六世纪的生死荣辱》是历史学家乔尔•哈林顿的一部力作。

以一部16世纪欧洲的刽子手日记入手,打开这名斩首大师残酷、怪诞、匪夷所思的一生,也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鲜为人知的一面——“刽子手的黄金时代”。
在45年的职业生涯中,弗朗茨•施密特斩首394人,拷问、鞭笞、虐待、毁容的犯人达数百人……弗朗茨是执行暴力的砍头人,是背负着耻辱的家族之一员,但他并非杀人如麻的怪兽,他还是每年平均看300名病人的医生,被宗教改革者称为“上帝之手”。
弗朗茨是我们进入文艺复兴时期残酷一面的导览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16世纪的女巫、盗寇、杀人犯;他在现场向我们讲解刽子手的工作日常——挖眼、剁指、轮刑等名目繁多的刑罚;他带我们置身南日耳曼恶臭的街市,在那里,围观行刑的人们伺机偷走死者的肢体。
弗朗茨还见证了刽子手这一职业从声名狼藉上升为司法中的一环,在现代开端的欧洲透出一丝司法的光亮。至今人们仍在问,人是否有权处死另一个人?刽子手为何退出历史舞台,现代人为何不再依赖公开处决?自弗朗茨的时代以来,残酷的刑罚似乎已被驱逐出文明社会,但这是不是现代人自傲的错觉?刽子手弗朗茨持剑而立,带我们重新思考暴力与刑罚。

编辑推荐

1.一部精彩如悬疑小说的历史力作
谁能想象得出职业行刑者对杀人这份工作的感受?45年的职业生涯里,他亲手处死394人!有冷酷不仁的盗寇、油嘴滑舌的诈骗分子、命运悲惨的未婚妈妈,乃至贵族议员、虔诚的牧师、贪腐的狱卒,甚至自己的姐夫,被他拷问、鞭笞、虐待、毁容的犯人更达数百人……
在一次旅行途中,历史学家乔尔•哈林顿偶然寻获一本长期被埋没在角落的刽子手日记。以日记为蓝本,他抽丝剥茧、细腻解析,深入16世纪纽伦堡刽子手弗朗茨•施密特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写出了一部精彩如悬疑小说的历史力作。一个人一辈子如何沉浮于血腥技能与虔诚信仰之间?不读到这本书的尾页,你会完全不想放下。

2. 古怪、鲜活、让人欲罢不能的社会史
积水的马路、冒着白烟的摊位、嗜血而迷信的群众……哈林顿运用令人钦羡的文风和学者的功力,让我们回到文艺复兴时期恶臭扑鼻、人潮如织的南日耳曼街市,全景呈现了一个站在现代开端的欧洲社会。这部以刽子手为主角的社会史,古怪、鲜活,读来让人欲罢不能,即便普利策奖、布克奖等文学奖得主也都纷纷赞赏极力推荐。更收入近50幅令人眼界大开的珍贵插图,震撼展现挖眼、剁指、火烧、鞭刑、溺刑、轮刑、绞刑等等千奇百怪的行刑方式,宛如暴力与刑罚的奇观。

3. 让我们以全新的角度思索历史的撼人佳作
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公开行刑来彰显公权力,又是什么让刽子手退出了历史舞台?斩首示众已被现代文明社会视为野蛮,那么何谓“文明”,何谓“野蛮”,“文明”又从何而来?
这是一本让我们以全新的角度思索历史的撼人佳作。刽子手弗朗茨见证了自己的职业上升为司法的一环,在现代开端的欧洲露出司法的光亮。他的一生是思考暴力、刑罚和社会进步的切入点。在刽子手的世界,依稀能瞥见我们自己的身影。展读之际,它促使我们思考——那时的社会与我们今天自以为进步的社会,相去究竟多远?
 

名人推荐

本书读来畅快有趣、大开眼界、匪夷所思,也骇人听闻。哈林顿说了一个精彩的故事,生动描绘弗朗茨的生平以及他的世界。
——瑞克•阿特金森(Rick Atkinson,普利策奖得主、《北非战争》作者)

一部审慎又精彩的著作……它探究十六世纪的纽伦堡及其周遭的世界,再现当时的社会脉络,呈现令当今社会难以理解的残酷面,栩栩如生。因为本书,弗朗茨这位刽子手以及他手下的死者,不会再被我们现代人睥睨,而是回过头以当时的道德高度还他们一个公道──那时的社会与我们今天自以为进步的社会,其实相去不远。
──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布克奖得主、《狼厅》作者)

这本书让大家回到十六世纪恶臭扑鼻、人潮如织的南日耳曼──积水的马路、冒着白烟的摊位、嗜血又重度迷信的群众。哈林顿运用令人钦羡的文风和学者的功力,让细节与抽象概念跃然纸上。这是出色的社会史著作:古怪、鲜活、让人欲罢不能。
──R. 杰伊•小马吉尔(R. Jay Magill Jr.,美国学者)

哈林顿以令人赞叹之笔成功还原了当年的历史,以独特的方式带领读者进入刽子手的感情世界,进入他成就感与耻辱感并存的不安意识。任何人若愿意以全新的角度思索历史,并重新看待今天的犯罪与惩罚方式,那么这一定是一部撼人佳作。
──乌林卡•鲁布莱克(Ulinka Rublack,圣约翰学院欧洲史学者)

媒体推荐

"一针见血……从方方面面呈现宗教改革时期的日耳曼。
──《科克斯书评》(Kircus Review)

精彩绝伦,引人入胜……通过聚焦于杀戮这一职业,哈林顿唤回了一整个世界。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这是一个十分现代的故事,却讨论了死刑和被哈林顿称为“人的复仇冲动”的深刻话题。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

作者简介

乔尔•哈林顿(Joel F. Harrington)
美国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著作《没人要的孩子》曾获得2010年历史类罗兰•班顿奖。另著有《宗教改革时代日耳曼婚姻与社会的重整》(Reordering Marriage and Society in Reformation Germany)和《见证人群像:西方基督教历史文选》(A Cloud of Witnesses: Reading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hristianity)。目前与妻儿居于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

 

目录

地图
序言 
一.学徒 
二.巡境实习生 
三.名师
四.洁身自爱的圣徒
五.治疗者
后记
注释
致谢辞

我来说两句

本书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图书分类
我的书库手机端
帮助中心
会员登录 ×
新用户注册 ×